出于建筑师职业习惯,做一个内向型的小空间、大隐于市的院子,也会首先考虑项目区位。这个院子在两个古建寺庙群落之间,一个是一街之隔的故宫博物院东北角楼,另一个是半条巷子以北的智珠寺。前者是北京古都的文化名片,而后者在比利时人温守诺及团队的改造后几年里,初步呈现出复原庭院空间的新鲜活力。
摆在我面前的课题,有多条线索需要去整理、回答、解决:
1. 平衡处理邻里关系、街道规划与改建的构筑性
原建筑的构件破损严重,且构造形式不符合北方的抬梁式古建,北墙、西墙均没有立柱,已经不适宜居住使用。南边邻居有四面窗户直接开到院子里,现状用铁板隔开,是非常浪费空间的,邻里关系也比较被动。院落所处位置于沙滩北街与东高房胡同的转角处,北面临街有条件采光,但要注意避免“拆墙打洞”等规划雷区。院子东面和西面有两座居民楼高层建筑,要考虑院子里的日照采光影响,同时要考虑视线上的屏蔽。院子本身呈L型,需要在仅有的北房和西房的布局基础上,通过设计,形成新的“合院”格局,充分利用空间,分析场所资源,利用有限的条件进行创作,形成新的有人文精神的场所。
2. 传统中式构造与现代机器的共生关系
在接手这个院子的改造的时候,实际上我们有不少的古建案例可以遵循。园林设计、当代空间设计手法、新颖的材料运用等,这些年我们看到不少案例与相关经验。在这里我们提出的问题是,如何让回归四合院以后的生活更加宜居?有什么样的技术标准可以参照?从室内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新鲜空气获取、水资源、电路与网络、排水排污、噪音控制……这一系列的控制参数,我们必然要把房屋设计成适宜居住的“机器”,不再只是一个古建的外壳,或者只是植入当代建筑里的某些形式游戏。
然而,传统建筑元素如何与现代美学共生?在拾院改造这个项目里,建筑师更多思索的是解决这些问题,从大的概念到小的细节,去融合中式构造与当代营造。这里我们采用了低能耗的建筑标准,即源于德国的被动房技术,并通过PHI设计认证。同时,我们采用了主动房的设计标准参照(见后文),在设计过程中积极的把这个小院子赋予多种空间用途,以期激活它更长久的生命周期。
3. 空间使用的灵活性、唯一性的转换与思辨
这个院子的特殊之处是在于业主没有给出明确的设计任务书,很大程度上是建筑师自命题改造。一般情况下,房子是用来居住,长期住人。但是,业主也希望可以举办各种活动,充分利用“院子即是交流场”所这一默认的设定。设计最初定案是把底层空间打开,和院落形成融合一体、内外通透的渗透界面;把夹层的阁楼空间设定为半私密的空间,功能具有复合性。
4. 如何使感观上的狭小空间增容、丰厚、赋能
这个院子占地仅有168㎡,室内约110㎡,在此基础上,设计用的手法是“先放大、再缩小”:即把空间先做到尽量通透和舒适,扩大人的空间感知,尽量规避环境的不利因素,放大环境的有利因素,自由流线设定赋予空间最大程度的体验性,室内除了卫生间不再设门;然后再根据空间的具体情况,去进行解构,各种材料穿插衔接,形成细腻的室内空间感受,并且在小空间里暗示出人的活动方式、生活状态,以此来赋予空间更多的用途。
5. 被动式节能、主动式场所营造的改造普适性
拾院项目具有很多意义上的实验性,是几段文章描述不完的细节,也有很多施工过程值得记录。有一些有意义的材料尝试,具有一定普适性,可以用在其他古建改造的构造环节中,带来保温气密、节能环保的最基本的意义;而有一些做法,只对拾院本身的场所环境有效。当换了一个场所、目标人群,设计语言必定要再尊重其建筑的在地性。在这里提到的被动式节能、主动式场所营建,从抽象的概念去理解、分析、落地,对目前中国大量的新旧融合的改造项目,具有一定的抛砖引玉的借鉴价值。
科普——被动式节能、主动式营造的国际标准
被动房
源自德国,上世纪80年代末在低能耗建筑的理念上发展起来,随着计算机普及,对建筑物理构件进行科学分析和模拟,其目的是严格控制建筑的保温和气密,大幅度降低能源消耗。在2017年数据统计,全球有5000个左右PHI认证项目,大部分在欧洲。在2019年动工,2021年改造后,拾院获得德国PHI颁发的设计认证,同时是中国北方第一例抬梁式古建与被动房技术结合的建成实验案例,其意义在于以北方传统的“五跨间”北房作为一个参照,融合被动式阳光房的原理,低能耗的达到冬暖夏凉,恒温恒湿。
拾院的一次能耗的参数标准设定在120kwh/每年每平米,包含热水供应(按德标设计)。其中控制温湿、净化空气的新风机能耗,每个月在实时记录数据,目前从5月到11月,半年约消耗3000度电,平均每个月500度电左右,从数据上推算大约40kwh/每年每平米,符合被动房的低能耗预设标准(按国标是60kwh/每年每平米)。目前室内恒温在21~23°C浮动,湿度在40%~60%浮动。虽然北房额外铺设了主动式调节的地暖,但冬季可以不开地暖。其节能的核心原理是在保温气密的基础上进行热回收(回收率>75%),能耗约为一般空调的1/5到1/7。作为第一例古建融合的实验,数据在持续收集和分析中。2019~2021的疫情期间,也感谢被动房技术顾问、各个相关专业的持续付出。
主动房
2002年源自丹麦等北欧国家。在欧洲成立国际主动式建筑联盟(Active House Alliance),强调通过设计为建筑赋能,激活使用空间,提升幸福感知。2020年12月,中国建筑学会颁布《主动式建筑评价标准》T/ASC14-2020。AH不仅专注于建筑的节能、环保、可持续领域,还关注建筑中用户的健康和生活方式,其聚焦领域和技术路径有所不同。被动优先,主动优化,综合平衡场所资源,创造有意义的人文环境,是核心诉求。由于其理念有价值观念的引导倾向,AH组织进行每年的评奖。2021年拾院获得首届Active Excellent Award (一等奖)。
拾院的空间出现多种多样的功能型复合:1个规整的小院子与1个下沉庭院、3棵树木的围绕空间、10个拱券的新旧砖墙洞门、2个卫生间(明卫)、2个厨房(明厨)、4个楼梯、3个阁楼、1个露台、前厅和正厅的融合、厨房和饭厅、茶室、画室、室内室外的储藏室、变化的舞台与录音室……在设计参数上,拾院的会客厅空间按“室内乐”的要求进行了设计。并且作为主办方之一,拾院和北京内城的诸多文化界友人,举办了多次室内乐活动。由于北京有几所著名的音乐机构,音乐文化一直是京城文化的核心之一。设计师本人也是乐手,那么在这个空间设计里,视听联觉的因素是潜意识的考虑因素。